(欢迎您)注销
繁體版 智能机器人 无障碍 关怀版 手机版完美真人 网站支撑IPv6
政务公开
市政府领导 机构职能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文件库 政策解读 公开专题
政务服务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个人服务 法人服务 特色专栏 服务清单 好差评
互动交流
我要留言 征集调查 政策问答库 资讯发布会 发言人来了 在线访谈 政务微博微信
走进重庆
重庆概述 美丽重庆 巴渝学问 畅游重庆 运动赛事 特产美食
当前位置: 完美真人·(中国APP)官方网站>要闻动态>政务动态>部门动态

重庆这项工作为何连续5年获国家激励

发布时间:2025-03-13 11:16
发布时间:2025-03-13 11:1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日前,记者从重庆市乡村建设与治理融合推进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现场会上了解到,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连续5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居全国第一;农村人居环境综合评分连续2年排全国前十、中西部第一。

重庆这项工作为何持续获得国家层面肯定?抓手是什么?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调查。

分类推进从点上示范到扩面提升

3月11日上午9点过,巴南区圣灯山镇滩子口村,白墙灰瓦的民居、幽静整洁的院落、潺潺流动的溪水、满目葱茏的山峰,仿佛一幅泼墨山水画。

如画的美景,正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果。

圣灯山镇下设11个村和3个社区,区里对每个行政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5万元补助资金,11个村每年就有55万元。该镇决定将资金集中起来,先试点示范再进行推广——滩子口村从2018年起作为示范村开展整治。

经过整治,100余户农户门前的院坝得到了硬化美化,房前屋后的边沟也得到清理,公路沿线及重要节点装上了路灯,村民出行方便了,村容村貌更加干净漂亮。与此同时,结合打造康养旅游小镇的契机,去年圣灯山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示范点、示范村向11个村连片连面集中整治扩展,加大场镇周边外立面改造力度、加快修建公厕及停车场。

在重庆,像滩子口村一样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统筹推动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宜居宜业新时代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乡村规划不断优化,农村设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治理效能明显提升。

“当前,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从干净整洁到美丽宜居转变,从点上示范进展到整体提升的新阶段。”市农业农村委乡村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说,以全域开展污水治理为例,城镇周边农村地区,要推进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向农村延伸;远离场镇的农户集中居住区,将通过集中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开展治理;农户分散居住且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将重点加强生活污水管控,就近就地开展资源化利用。

下一步,全市将以典型引路带动乡村由表及里、全面提升,加快推动巴渝和美乡村建设走深走实,力争到2027年,达标覆盖率达到100%;到2035年,巴渝和美乡村建设进一步提档升级,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创新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

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是中国最美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市级示范村等,但在整治之初,毕桥村村民黄中华等许多村民都在闹情绪:

“住久了的老房子,怎么弄也比不过那些新修的房子。”

“要大家修花台来种草草,山上到处都是,关键还要浇水施肥,多的事都来了!”

“要自己掏些钱出来改厕所,还费水,不划算!”

……

针对群众参与性、主动性不强的问题,沙坪镇通过“五看一比”(即看房屋四周是否堆放整齐,看厨房厕所是否整洁无味,看室内摆放是否规范到位,看院坝圈舍是否井然有序,看庭院绿化是否美观清爽,比谁家清洁谁家庭院更美),教育群众长效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在“比学赶超”的氛围影响下,村民们的观念慢慢转变了,政府干,群众看的情况得到了很大扭转。黄中华家变化很大,房屋虽旧,但收拾得规规整整、清清爽爽。黄中华还有了一个新身份——毕桥清洁家园志愿服务队成员,负责对周边的清洁卫生进行清理。

如今,全市各个村社通过开展“最美庭院”评比、村社“红黄旗”传递等机制,扭转了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差局面,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发生可喜变化,获得感明显增强。

截至目前,全市共评选最美庭院7.8万户,带动清理积存或散落垃圾26.9万吨,清理“蓝棚顶”11223处,沟渠9.4万公里。

建管并重解决设施设备维护难

整治容易,如何管护好维护好农村人居环境设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在农村改厕这件事上,巴南区接龙镇荷花村村民郑成华伤透了神。

去年,通过农村户厕改造,郑成华家告别了一块门板两块砖的旱厕,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水冲式厕所。但没过多久,他就遇到了新问题。

“今年春节厕所下水道就堵塞了。”郑成华说,他尝试自己疏通,但搞了几次没解决,无奈之下只好找到村党委书记李红求助。随后李红把问题向镇里反应,镇里又把问题反馈给改厕施工队伍,一来二去,前后花了三天时间才解决了问题。

今年2月,李红将一张印有“‘码’上办—重庆市农村户厕改造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码”上办)字样的二维码门牌,贴在了郑成华家的大门旁,并告诉郑成华只要扫码,村里就会安排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维修。

“码”上办是市农业农村委针对农村户厕管护难专门开发的一款系统,里面有村民们改厕前后的基本信息,还可以将下单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辖区内的镇村干部。

到底好不好,事实来说话。半个月前,郑成华家的厕所出现了漏水情况,他扫了墙上的二维码,填报了报修信息,当天上午村干部、维修人员就上门来检查维修,仅半小时厕所漏水的问题就解决了。

“码上办”只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管并重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我市已在农村生活垃圾方面建立了“户集、村收、乡镇清运、区域处理”四级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在村容村貌改善上,全市组织了近40万志愿者参与“洁小青”青年志愿服务、巾帼植绿护绿等活动,形成了村容村貌的常态化管理。

因势利导变美丽环境为“美丽经济”

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少村的面貌明显改善,如何将美景变为“钱景”?

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地处缙云山脉腹地,境内因石梁河、林家河、高桥河三条溪河汇集而得名。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中,三河村的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缺乏产业带动,村子的年轻人还是不愿回来。

在三河村原驻村第一书记李强的建议下,2019年底村支两委结合毗邻大学城的优势,把文创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共同打造“艺术家村落”。经过两年多的打造,三河村目前已有3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缙泉烧”“镜蓝染”“伴山漆艺术中心”等20多家企业已经开业,三河村集体收入达70余万元,农民户均增收4000余元。三河村也因此先后荣获重庆市首批“美丽宜居乡村” “重庆市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称号,成为沙坪坝区“中梁—歌乐—丰文”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样板村。

据悉,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市许多农村立足自身优势,打造产业村、艺术村、乡村旅游等特色村,走出了一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融合的新路,真正把美丽环境变成了“美丽经济”。

完美真人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完美真人

您即将离开“完美真人·(中国APP)官方网站站”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