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繁體版 智能机器人 无障碍 关怀版 手机版完美真人 网站支撑IPv6
政务公开
市政府领导 机构职能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文件库 政策解读 公开专题
政务服务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个人服务 法人服务 特色专栏 服务清单 好差评
互动交流
我要留言 征集调查 政策问答库 资讯发布会 发言人来了 在线访谈 政务微博微信
走进重庆
重庆概述 美丽重庆 巴渝学问 畅游重庆 运动赛事 特产美食
当前位置: 完美真人·(中国APP)官方网站>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川渝携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发布时间:2025-01-06 17:2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完美真人

1月1日,沙坪坝区兴隆场车站,一列满载着机械零件、汽车配件等货物的列车缓缓启动,标志着中欧班列(成渝)新年首班正式开行。通讯员 郭晋 摄/视觉重庆

2024年12月26日上午,四川成都国际铁路港,一个个集装箱堆积如山,卡车来回穿梭,现场繁忙不已。

“这里是中欧班列(成渝)的始发点之一。”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向川渝主流媒体联合采访团的记者表示,如今中欧班列(成渝)已经成为全国中欧班列的“第一品牌”。

内陆开放,通道先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川渝两地要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加快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中欧班列(成渝)的诞生,正是川渝两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开放领域的生动诠释,也是两地携手开放打响的“第一枪”。

成渝合开中欧班列

综合运行指标保持全国第一

中欧班列自诞生以来,开行班列的城市之间,就充满了竞争。

重庆与成都尤其如此。

“因为地理位置相近、产业相似度高,两地抢夺货源的情况比较常见。但成渝两地之争,对川渝地区来说,没有赢家,只有输家。”四川省政府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拼价格、拼数量”只会带来“内耗”,只有携手合作,才能让彼此的中欧班列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0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式提出,这为两地中欧班列的合作带来契机。同为中欧班列始发地,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与成都国际铁路港“闪电”牵手,于当年3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围绕通道口岸、产业招商、开放创新、机制协同四大领域,推动20项合作。

由此,两地中欧班列“携手”的序幕正式拉开。

2020年3月—11月,川渝两地口岸物流主管部门和平台企业频繁见面磋商,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在统一运行、定价机制等方面达成初步共识。

同年12月4日,两地口岸物流主管部门联合致函国铁集团,恳请支撑成渝中欧班列合作发展。当月8日,国铁集团复函,支撑两地使用统一名称开展品牌宣传推广,并从2021年1月起,合计开行数并发布相关指标数据,支撑当地政府与国铁集团共建联席会议机制。

至此,中欧班列(成渝)正式诞生,成为全国首个由两座城市共同运营的中欧班列品牌。

“双方不是‘你开你的,我开我的,最后加一起算’那么简单。”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的深度合作,包括资源互补、信息共享等。比如重庆在德国杜伊斯堡建有海外仓,成都方面可共享这一海外仓;再如,双方抱团去海外挑选产品,基本形成了统一的运营价格机制。

重庆和成都在中欧班列上的合作,实现了“强强联合”,也发挥出1+1>2的效果。

据统计,中欧班列开行以来,成渝中欧班列合计开行超过3.6万列。其中,中欧班列(成渝)自2021年统一品牌以来累计开行超2万列,开行量占全国近30%,运行线路超过50条,可辐射亚欧近40个国家超100个节点城市,已成为全国开行量最多、运输货值最高、区域合作最广泛、运输最稳定的中欧班列,综合运行指标保持全国第一。

在现有基础上

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化合作

2024年12月30日,川渝主流媒体联合采访团来到位于重庆沙坪坝区的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

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调度中心大屏幕上,记者们看到,包括铁路联运集装箱总量、经重庆集结集装箱总量、国际铁路班列集装箱总量等实时数据不停更新。在“2024年跨区域业务联动分布图”上,四川和重庆在居中位置十分显眼。

中欧班列(成渝)在开行之时,川渝两地就共同定下了通道合作的多个目标,其中就包括深化西部陆海新通道、航空及水运等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合作,扩大川渝两地国际物流大通道影响力和品牌力。

其实,川渝两地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本就有深厚的合作基础——

从路线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三条主线路都与川渝两地有关,分别是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通道。

从定位看,《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明确,重庆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成都是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双方在通道建设方面均承担着重大战略任务。

在此背景下,双方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深化合作——

2021年12月,重庆和成都同时首发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成渝—万象)国际班列,两地成为全国首批开行中老铁路班列的城市。

截至2022年12月,西部陆海新通道川渝总运量突破60万标箱,标志着川渝两地在积极推动西部内陆与东盟等国家和地区深化区域协作,促进跨区域物流、贸易、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双方还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改革创新方面“携手与共”,比如川渝协同在全国率先开展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试运,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应用创新,推动国内首笔“一单制”数字提单动产质押融资业务落地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西部陆海新通道“13+2”共建省区市(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广东湛江、湖南怀化)共创的“陆海优品”品牌中,川渝两地的特色产品也不少。比如,重庆城口九重山矿泉水、酉阳茶油、云阳阳菊、德元酸梅汤,四川的张飞牛肉、双流兔头、峨眉山竹叶青等。

进一步做好“硬软”联通

共建现代化集疏运体系

通道是对外开放的基础支撑。当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将川渝两地“串联”起来时,两地携手打造的内陆开放高地便有了载体。

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先容,目前,川渝双方提出,后续要以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开放大通道为牵引,围绕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和面向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组织中心的目标,以基础设施“硬联通”和综合服务“软联通”为具体任务,共建现代化集疏运体系。

在“硬联通”方面,川渝将立足“东南西北”四向通道建设——

向南,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同推进重庆至宜宾至西昌、攀枝花至大理等铁路建设,争取纳入国家规划,形成服务中缅、中老的物流新通道。

向西,共同谋划渝自雅铁路,打通川渝联通西藏、辐射南亚的新线路。

向北,共同争取兰渝高铁建设,释放兰渝铁路货运能力,提升中欧班列干线运能;协同推进成都至格尔木铁路开工建设,联结中吉乌通道。

向东,共同推动宜宾至重庆段航道整治项目,完善坝上滚装运输节点,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在“软联通”方面,川渝将开展三方面协作。

在通道运营组织方面,双方将深化中欧班列(成渝)品牌共建,巩固全国开行领先地位,共同争取中亚班列图定计划、拓展中欧班列南通道;深化西部陆海新通道合作,共同推动中老泰马班列降本增效,共建共享海外仓等境外资源。

在数字陆海新通道方面,以铁海联运一码通应用场景为基础,强化跨区域数据共享,提升物流时效。

在提升服务方面,共同搭建从订购到交货的国际物流全链条服务体系;探索铁路单证物权化试点等陆上贸易规则创新,强化金融、商事、法律等领域合作,力争形成川渝合作更多标志性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正加速建设枢纽港产业园,这也是推动川渝构建口岸物流协同发展机制的重要平台。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依托江津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珞璜港、黄磏港水公铁多式联运枢纽优势,在渝西地区布局“一区两廊”空间格局。其中,作为“一区”的先行区重点打造先进成套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三大主导产业,“两廊”片区拓展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型光伏组件、检验检测等产业集群。截至目前,枢纽港产业园累计签约开工项目163个、总投资1423亿元。

完美真人

完美真人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
完美真人

您即将离开“完美真人·(中国APP)官方网站站”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